林家的歷史源遠流長,傳世的根本價值-忠孝傳家、克勤克儉、奮鬥不懈。近代最顯著的諸如:股王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、市值排名第四的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、元利建設及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林敏雄。自從2019(民國98)年底,國內遭受新冠狀肺炎疫情衝擊,隨著世界各國明顯經濟不景氣,各行各業都造受空前未有的重創。雖然百業蕭條、失業人數劇增,然而相對於有深厚根基者,對於房地產、股票、基金、債券、黃金、美金、保險等適當的資產配置,卻絲毫不受影響。
台灣爆發疫情後沒有如買方期望,房價不跌反漲,近期政府聯手推出連串打炒房措施,2023年上下半年市場氛圍有微妙的變化,Q1時賣方售價堅持,買方不加價很難買到,到Q3賣方願意讓價,加上政策激勵低總價買方出籠,市場交易才沒有大幅萎縮。投資客觀望,自用買方撐場下,房市出現量縮價緩跌的局面。2023年台灣六都1至9月交易量減10.3%,是五年來的新低量,但預估全年交易仍有機會超過29萬棟,比前一年少一成,市況不強但也不太弱。
土地的供給量,是房屋價格貴賤的主要因素。照理來說,海峽兩岸開放探親與投資後,約有百萬人赴大陸就業,或隨台商遷往南洋設廠長住,加以年輕人無意願生育,使得生育率越來越低造成人口銳減下,房屋需求應該會減少而促使房價下跌。惟事實卻不然,一則鄉村年輕人不願務農,泰半都是往工業區就業;二則台商賺了錢回台置產保值;三則有錢人為了保值置產;因此,在都會區或工業區附近的所謂蛋白區,房價反而逐步升高,令人有居不易之感。
網站功能選單